缅怀先贤继踵使命 追忆英豪开创未来――记尚贤支社2018年终组织生活
发布时间:2019-07-2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2月15日,九三学社无锡尚贤支社组织20名社员赴宜兴开展组织生活及新社员迎新活动,本次活动受到宜兴基层委员会社员的热情接待。活动中,社市委专职副主委任克奇、支社主委卢益分别总结了尚贤支社2018年的工作开展情况,并为优秀社员鼓励表彰、为新社员加油鼓劲。同时,指出2019年要继续做好各项工作,调动中青年社员积极性,着力加强组织建设,永葆组织活力。
第一站:缅怀先贤继踵使命,参观周培源故居
周培源先生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九三学社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周老一生攻坚克难,追求科学真理,他从事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和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研究,是学术界公认的“湍流模式理论之父”;研究并初步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引力论中“坐标有关”的重要论点。他更培养了钱三强、彭恒武等力学家和物理学家,将自身所学传承发扬,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建言献策,积极参政议政,他向党中央提出过三条重要的建言:一是必须重视基础理论科学研究,二是要求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三是建议三峡工程建设决策民主化。周老为新中国的改革建设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世代福祉铺设道路。
周老故居的一砖一瓦历经岁月洗礼,古朴的气质与一幅幅珍贵的图文史料向我们传达着周老的一生芳华。荧幕上闪烁的周培源先生专题纪录片,将周老科学巨匠的精神烙印在每一位社员的心底。
周培源先生的爱国、民主、科学精神,使得社员们深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效法先贤,继承九三精神, 积跬步踏实路,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二站:追忆英豪开创未来,参观太华山抗日纪念馆
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纪念馆位于宜兴市太华镇,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此地原为抗日战争后期苏浙皖边区的革命根据地,是新四军在华中开辟的8个战略区之一。1943年底,按照毛泽东的战略指导方针,新四军第十六旅南下苏浙皖边区对日作战,十六旅旅部、苏皖区党委、苏南行政公署机关迁驻宜兴太华山区,太华成为苏南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和指挥中心,由此有了“红色太华山,苏南小延安”的美誉。
社员们步入纪念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英姿勃发、栩栩如生的新四军战士铜像,铜像身后“红色太华山,苏南小延安”十个大字,熠熠生辉。
在讲解员的指引下,社员们通过图文资料、实物展示、音像视频等多种形式,仿佛身临那个一寸山河一寸血、万千儿女万千军的战争年代,全方位重温了苏南抗战历程和新四军抗战伟绩。
通过参观,社员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更不忘历史教训,不忘先烈牺牲,珍爱和平时代,勇挑担敢担当,发挥自身力量让祖国更强大,让和平更永久,让人民更幸福。(朱育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