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九三学社江苏委员会网站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发展城市社区文化,提升市民文化获得感

发布时间:2019-07-1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也是城市文化的基石。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提高整个城市的创造力、竞争力和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无锡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全市300多个社区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不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与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我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层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社区文化建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象在基层普遍存在。原因在于,一方面部分基层街道领导重视经济工作轻视社区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另一方面,社区用于文化建设的预算有限,财力薄弱,有心无力。社区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或开展文化活动时,大部分靠跑单位、拉赞助支持,基层干部开展工作比较辛苦。第三,社区文化建设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制度约束,社区文化建设的持续投入和建设缺乏常态化的约束机制。

 二是社区文化建设能力与社区居民不断增加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是居民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内容、形式、针对对象的创新和多样化,一方面,是社区文化供给数量稀少、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缺乏创新。造成的后果是,社区居民热情得不到满足,对政府失去信心,导致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和活动关注度、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社区文化建设如一潭死水,止步不前。

    三是社区文化建设硬件、软件设施不到位,缺口不同程度存在。虽然目前各社区基本上都有相应的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和平台,但呈现不均衡的状态。新建社区条件较好,但社区居民以青年人为主,青年人忙于工作,参与程度很低。老旧小区、偏远农村社区硬件条件相对较差,文化活动平台少,文化设施数量不足,但社区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空闲时间多,呈现僧多粥少的状况,继续完善文化设施、增加文化活动。

 四是社区文化建设专业人才缺乏,队伍机构不合理。基层街道和社区文化建设人才的编制少,专业人才缺乏,年龄结构老化,业务水平不高,文化活动难以开展。队伍建设滞后,社区文化辅导员人手少,社区文化骨干队伍缺少专业培训,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刚刚起步。

    为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繁荣社区文化,切实提升城市居民的文化获得感,促进我市社区文化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基层政府要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一是要把社区文化建设摆在应有的高度来认识和践行。社区文化建设关系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是以人为本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无锡文明程度的应有体现,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二是要统筹各区域社区文化建设。要深入调研,摸清家底,对各个社区的情况系统掌握,分层分类,在此基础上制定区域社区文化建设的总规划以及每个社区的子规划,并认真落实。三是健全政府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机构,在预算上支持保障社区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保障不同层次和类别的社区实现社区文化均衡发展,保障社区文化软硬件设施正常运转和文化活动正常开展。

二、搞好社区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队伍建设要兼顾四个方面:一是专职人员队伍,要确保足够的编制,统筹合理的素质结构,特别要把愿意扎根基层、愿意跟群众打成一片、兴趣爱好一致、踏实肯干的人安排到这些岗位上;二是吸引社区居民中的能人、骨干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发挥这些群体的主体作用、能动作用,充分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三是要创新思路,在专项资金允许的情况,实行社区文化活动社会外包采购,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质量,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四是要建设志愿者队伍数据库。深入挖掘、积极动员社区居民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社区居民。

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创新社区文化建设的理念。在发挥居民主体作用的同时,鼓励引进专业的社会组织,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积极搭建社区与所在区域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平台,鼓励这些主体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既节约资金,也增进居民与这些主体的良性互动。二是均衡实现社区文化建设专业平台的发展。老社区要侧重补齐历史旧账,更新老旧设施和平台,补足数量短板。新社区侧重完善优化,健全功能,提升层次和质量。要特别重视社区文化信息平台的建设,发挥其宣传、传播、引导的特殊作用,扩大正能量,消除负面作用。信息技术三是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制度,比如活动计划征集、确定和公示制度,各个社区文化建设品牌建设工程,鼓励各个社区塑造品牌,并实现不同社区之间品牌的共享和交流制度,最大限度地让不同社区的居民都能享受到优秀的社区文化品牌。